您好,欢迎访问德瑞集团官网

客户服务电话

0871-68390836 021-58666686

中国城市吸引力排名出炉,人才正流向哪里?

发布时间:2023-07-12 17:19:19浏览次数:

人才到底是根据什么指标在流动?企业又该如何通过地域优势吸引人才?

文:中外管理传媒 庄文静

责任编辑:任慧媛


教育界网络红人张雪峰曾说过:很多家长都在纠结是考好大学重要,还是好专业重要。其实都错了,选一个好地方最重要。为什么?见识不一样,上大学不仅是涨知识,还要涨见识。而面对就业时,“选择一个好城市”成了更多年轻人关注的焦点。



前不久,智联招聘与泽平宏观合作推出的《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:2023》报告显示:京沪深的人才吸引力水平位居全国前三,长三角、珠三角的人才也开始大量集聚。其中,2022年的人才吸引力排行前十大城市分别是: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、杭州、南京、成都、苏州、武汉、无锡。



可以看到,在“人随产业走,人往高处走”的逻辑之下,我国的人口在持续向大城市,以及大都市圈集聚。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,人才价值日益凸显,一些优秀城市的虹吸效应也愈发明显。



那么,人才到底是根据什么指标在流动?企业又该如何通过地域优势吸引人才?



南强北弱的人才流向,是客观规律?



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、教授李稻葵曾表示:北方弱南方强是客观规律,北方地区衰落不可避免,我们一定要按照经济发展、经济地理格局演变的客观规律去“行事”。那么,中国经济内在增长动力何在?李稻葵认为:我国有10亿人口还没有达到中等发展水平,解决他们的内需就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来源,而“城镇化”就是最重要的抓手。



因此,早在几年前,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报告就显示出,南方重点城市的人才净流入占比逐年上升。而一线城市中,“北上”人才净流入占比逐年下降,“深广”呈上升趋势。这些趋势说明了什么?



“人口作为所有经济社会活动的首要资源,始终具有‘资源、资本、产业在哪儿,人就在哪儿’的特点。特别是,中国人口正在持续呈现向大城市及大都市圈的聚集效应。”中道普惠总裁、职业规划顾问于洋对中外管理说。



从此次人才流向城市来看,除了北京以外,其余九座城市均为南方城市。



“帝都”气质吸引着高端人才



长期以来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就是人才聚集的城市。尤其北京的教育资源丰富,985、211、双一流院校较多。另外,还有许多其他城市本科毕业后考研的学生也会流向北京。因此,可以说,北京从人才的大学阶段就已经展现出了吸纳人才的实力。



通过近几年的《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》报告显示,北京因严控人口的需要,有一些产业被疏解、迁移,人才净流入占比逐年下降。直至2020年,才有所回升,2021年继续创新高,主要原因之一是收入水平居全国最高,且2021年人才引进政策放宽,所以人才吸引力的排名一举占据了榜首。



北京城市总体规划(2016年-2035年)已经进行了清晰定位: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、文化中心、国际交往中心、科技创新中心,传统的“经济中心”并不在其中,“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”的产业和职能是必然。



有目共睹,北京的一般制造业,尤其是高耗能产业,以及区域批发市场和专业物流中心,甚至教育、医疗、公共服务等职能,都已向郊区乃至津冀疏解,从而重新塑造自贸区和金融中心的一些新产业。比如,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出现,就是一个典型。



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底,北京疏解的一般制造业企业就达3000家,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.1%。河北累计从北京、天津转入产业活动单位达1.1万个。雄安新区今年实施重大项目100多个,预计全年投资超2000亿元。



因此,对于北京来说,一定是国企、央企、国家部委、科研院所、事业单位、金融机构、高科技企业等单位,更易吸引高端、高学历人才。“高级、现代、大气、稳重”的“帝都”气质,使许多高学历人才(硕士、博士)、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人才,在这座极具包容精神的城市里留了下来。



上海引领长三角,互联网+制造业方兴未艾



作为《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》中的第二名上海,在2021年时人才净流入占比重回榜首,并且创造了近5年新高。因为上海新经济促进政策初见成效,且落户政策放宽。甚至近两年上海代替天津,成为北京人才流出的第一大目标城市,人才从北京净流向上海。



上海市2021年新版《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》表示,将人才引进落户通道由16个增加到18个,落户通道明显放宽。并且,五大新城和自贸区的落户政策,更是本地应届研究生可直接落户。2022年,上海人才落户条件再次放宽,高层次人才、重点机构急需人才、高技能人才、创新创业人才、专业人才和其他特殊人才等五类人才可直接落户上海。这相对于北京来说,落户政策更宽松、流程更简化,更能吸引年轻人才。



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排行前十的城市中,除了北京以外,其余九城均为南方城市,其中,地处长三角地区的就有五城:上海、杭州、南京、苏州、无锡。而上海处于长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地位。



尤为突出的是,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具有比较完备的产业链,产业门类齐全,产业密集性较强,产业集聚优势明显。另外,以上海市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外商投资的主要汇集区,其主要投资产业就是以电子及通信设备为首的制造业。众所周知,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2019年投产,去年8月就已突破100万辆的整车生产。近来更是宣布将在上海新建储能超级工厂,生产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,而这将可能改变全球储能产业格局。可见,一个企业能带动一个产业链,一个产业更影响着一个区域的经济格局。



近年来,随着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,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涌现了许多新兴的制造业,如高端装备制造业、新材料、新能源等。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城市与城市之间产业发展相互联系,相互影响形成了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。另外,长江三角洲地区“互联网+制造业”发展较快,其数字经济排名在全国前列。



长三角:区域联动,“软硬兼施”吸引人



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前十强中长三角竟有五城入选,无疑是此次评选中的最大赢家。



其中,杭州的五大支柱产业,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青睐。在文化产业中,杭州在“十四五”期间重点发展数字内容、影视生产、动漫游戏、创意设计、现代演艺等领域;在旅游休闲产业中,重点发展文化旅游、都市旅游、乡村旅游、赛会旅游等;在金融服务产业中,杭州重点发力科创金融、区域性股权市场等;在生命健康产业中,杭州重点发展创新医药、医疗器械、智慧医疗与精准医疗、医疗流通、医疗康养、健康服务等领域;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,杭州重点发展物流装备、光伏及新能源装备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先进交通装备、智能装备等领域。



特别是,杭州作为中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,自然景观、历史文化、商业资源和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异常吸引人。同时,作为阿里巴巴总部的所在地,作为互联网行业的摇篮和电商之都,杭州充满年轻活力、现代化的城市氛围,汇集了大量年轻人在这里从事与互联网产业相关的工作。



作为前十强中,五城之一的南京,在2022年就已经跻身于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四位,并累计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1家、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06家,已经形成了汽车产业、钢铁产业、电子信息制造业和石化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。



近几年,南京人才净流入稳定,主要有赖于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,以及南京“宁聚计划”的实施、落户政策的宽松。特别是扶持青年大学生创业的举措,覆盖数万人和全市50多所高校以及国内外众多城市的高校。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,南京市还调整优化了落户政策,吸引本硕博等各类人才落户,并保障住房安居,对本科、硕士、博士分别给予每月600元、800元、2000元,最长36个月的租金补贴。



在持续优化政策服务举措上,南京市先后放开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,将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年限,由毕业1年拉长到2年;将融资配套的项目条件,由初创3年放宽至5年;还通过加强部门之间数据共享,实现相关补贴申领的全程线上办理服务;在各区(园区)设置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专区,提供“一站式”业务办理和咨询。



值得一提的是,苏州作为入围十强的地级市,其工业规模超4.2万亿,拥有8个全国百强先进制造园区。苏州是长三角第二大经济中心、全国工业强市、中国第三大出口城市,苏州的工业发展长期备受海内外的企业关注。其在纳米技术、聚酯新材料、生物医药、优特钢铁、光纤通讯、新能源等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,集成电路、人工智能、航空航天制造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。同时,苏州的GDP增速在2021年位列重点城市之首,同时由于距离上海最近,其区位优势十分明显。



此次进入十强榜单的“太湖明珠”无锡,位于长三角的几何中心,除了得益于自然与人文历史的“软实力”外,还要得益于它是硬核的制造业重镇,特别是无锡是半导体、集成电路产业重要发源地和黄埔军校。作为无锡是全国少有、产业链布局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地,稳居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一方阵。



因此,一个城市吸引人才的能力,一方面与产业的聚集息息相关,另一方面一定与周边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密不可分。同时,通常GDP排行靠前的城市,也一定是具备人才吸引力的亮点城市。因此,无论是长三角、珠三角、成渝地区等,这种区域联动效应也必将提升整个区域的人才吸引力。



中国“硅谷”,高科技人才的天堂



一提到深圳,其知名企业的量级就足以让人心驰神往,像华为、腾讯、富士康、中兴、创维等一系列响当当的名字,以至于深圳早就被誉为中国的“硅谷”,特别是深圳提出的五大未来产业的清晰定位,即生命健康产业、航空航天产业、机器人产业、可穿戴设备产业、智能装备产业,更加夯实了其“中国硅谷”的城市定位。



“深圳之所以吸引人才,不是单一因素的结果,是政策因素、国际企业资源、优质教育资源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叠加,优势自然就显而易见了。这不是其他省份、城市靠单一因素就能比拼的。”于洋分析说。



而这些城市资源和地域优势,使深圳的经济发展速度、创新发展水平在全国都名列前茅。只是,由于深圳在我国一二线城市中面积最小,因此人口承载力有限,近年来也在开始控制人口增长。再看排名第四,距深圳只有130多公里的广州,2017-2021年期间,广州的人才净流入持续稳定增长,主要原因就是广州不仅经济发展速度快,而且在全国一线城市中生活成本最低。



成都:打造一座年轻人之城



恐怕没有多少年轻人是不爱成都的。



二十年前,成都还只是一个二线城市。而使成都脱颖而出的原因,就是其对于人才的吸纳,也是成都在城市竞争中重要的“制胜法宝”。争夺人才的实质是在争夺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资源。



此次评选,成都跃升为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中的第七位,成都的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,而目前全国只有重庆、上海和北京的人口能到此数量。



报告显示,成都对年轻大学生和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可观,2022年成都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4.1%,位居全国第五,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4.1%,位居全国第四。“年轻就是成都的人设。”在制定人口、人才引进政策时,成都着重考虑了人口年龄老龄化问题。在人才落户的条件中,除了是全日制本科学历外,还要求在45周岁以下。



从2017开始,成都人才净流入呈现了由负转正的趋势,人才流入成都的主要原因是成都作为西部地区中心城市,经济发展较为活跃、文创与电子信息产业发达,《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排名2022》报告中显示,成都在创新发展维度得分仅低于苏州。同时成都推出“蓉城人才绿卡”、“蓉漂人才码”等人才服务配套体系,构建“租售补”并举的人才安居体系,“筑巢引凤”吸引人才。也正是因为成都的人才储备立足于整个西南,相较于东部的杭州、上海、南京、苏州等地的人才争夺,人才储备和资源更加丰富。



成都最多的产业是IT,电子,以及近年来越来越火热的动画。这里聚集着英特尔、京东方、华为、富士康、戴尔、德州仪器等龙头企业在内的140余家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。全球70%的iPad平板电脑和近20%的笔记本电脑产品都出自这里。同时,成都高新区还在打造“多级支撑”的产业格局,不依靠单一产业发展,产业多元化,人才多元化,才能让城市增长力更加有保障。成都正在形成包含电子信息产业、营利性服务业、生物医药产业、金融业、商贸业等“多极化发展”的格局。



除此之外,成都是懂营销的。它用各种元素吸引无数人的关注,将成都打造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IP形象。同时,成都的交通之便利,也被称为国内实打实的“交通第三城”,无论是机场、高铁、轨道交通等,都名列全国前茅,甚至在成都很难找到不是地铁房的房源。



“中国光谷”,吸引着一批批追光的人



武汉已连续5年实现了人才净流入,总量达285万,人才已经成为武汉鲜明的标识和最宝贵的资源。仅自2017-2021年,留汉就业创业的大学生超173万人。



十多年前,武汉就已是产值超千亿的中国重工业基地了。像东风汽车、中国宝武、葛洲坝集团等重工集团,以及一大批中国铁路、桥梁、航务等公司。武汉因其地处长江中游第一大港,交通便捷,一直都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。



近几年,武汉已经是国家四大芯片生产基地之一,到2025年芯片产业产值超过1200亿元。我国自主研发的5G技术、人工智能、量子通信、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,都是武汉的发展重点。同时,武汉也在推动制造业创新,现已建设有7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,其中国家级信息电子和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,位居全国第二位。武汉在集成电路、下一代信息网络、新型显示器件、生物医药等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方面已经取得显著的进展。



在国防工业领域,武汉先后研制了一系列的国防装备,例如火箭焊接装备、射电望远镜等重要的国家战略设备,构成了我国国防工业的重要部分。



值得一提的是,在创新创业方面,武汉已经汇聚了158家创新能力强的专精特新企业,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。在2022年4月,科技部、发改委联合明确:武汉成为继北京、上海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地区之后,国家批准建设的第五个科技创新中心,也是中部唯一的国家级科创中心。



如今,由于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密集,武汉被称为“中国光谷”,这里闪耀着人类之光的一个聚集地,也吸引了更多追光的年轻人。